好美的~~國境之北
最近海角七號的成功炒熱了國境之南 ~ 恆春
當大家一窩蜂的跑到海角七號去人擠人的時候
你知道台灣的最北邊 ~ 國境之北在哪裡嗎?
愛吃海鮮的人去北海岸遊玩時一定知道要去富基漁港吃海產
愛攝影的人也一定去過老梅海邊拍攝綠色奇岩
國境之北就在附近,只是大家都過門而不入
或者更正確的說是不得其門而入
富貴角燈塔車子是無法到達的
要去燈塔你得像照片中的人一樣徒步走上20分鐘才可抵達
大部份的人走沒多久大概都打退堂鼓了吧
有兩個路口可以到達燈塔
一端從富基漁港,另一端從富貴角公園進入
你可以從一端進到達燈塔後再繼續走由另一端出
也可以到達燈塔後原路折返,端看你自己的腳力而定
舊名為『打賓』或『打鞭』的富貴角,原來是此地平埔族原住民的譯音
清乾隆27年(西元1762年),荷蘭人法倫泰因為在其所著作的《新舊印度誌》
中,將富貴角記為『hoek』,意思為海岬,後人便採其譯音稱此地為
『富基角』,直到日治時期才更名為『富貴角』
遊走在富貴角公園內,除了可以欣賞富貴角的海岸奇岩之外
還可以看到由石門礁岸所形成的老梅海灣地形以及沙丘和海灘植物
當然走一趟富貴角,絕不能錯過的重要景點,就是那座黑白相間,
已駐立於岬角有百餘年歷史的富貴角燈塔。
清光緒21年(西元1895年),日本人在佔領台灣之後,為了建設日本與台灣兩地
之間的海底電纜及航路標識,隔年(西元1896年)就在台灣的最北端,
興建了日本人據台後所建設的第一座燈塔---富貴角燈塔。
在當時,日本人將建造燈塔所必需使用的一切材料,以船隻由日本運抵台灣,
由當年的4月1日 動工,直到西元1897年的2月24日 才告完工,並正式啟燈運作